暑期里各种各样的兴趣班,让学生们在漫长的暑假里有了更多的选择。图为兴趣班中的科技益智互动游戏,让小朋友们开心不已。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
深圳新闻网2023年7月20日讯(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 记者 郑铭 潘宝仪)“与普通的出国游相比,游学的关键在于‘游中学’。‘游’是对海外自然、社会景观的鉴赏,‘学’是深入学习他国的社会经济、历史地理、人文风貌、知识文化,重在从实践中获取知识,提高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。”
这个夏天,暑期海外游学“热”了起来,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(集团)文理学校副校长袁朝川表示,作为一名教育者,自己鼓励孩子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,走出国门看世界,但海外游学并非“必需品”,可以在有经济条件的前提下,按需选择,不必跟风。
(相关资料图)
1
三类常见游学形式 成市场主流
记者了解到,目前市场上有三种较为常见的“游学”形式:以文化体验、高校参观为主的“游学”,有明确的体育、艺术、科技、自然、考察等学习目标和任务的“研学”,以及申请国外名校暑期课程的“夏校”。申请夏校的家庭,一般有较为明确的学术目标和学业规划,也存在天然的家庭能力“壁垒”;相比之下,前两者在市场上更为常见。
在市民陈女士看来,青少年好奇心旺盛、学习能力较强,要鼓励他们勇敢接触新事物,尝试新体验。她告诉记者,“理想中的游学是那种寓教于乐的,孩子既可以游历世界名胜,也可以进行历史文化及相关知识学习,构建自己的全球视野,从而形成对我们国家更为清晰的认知。孩子今年八岁,考虑过几年让他出国游学一次。”
英孚青少儿市场及销售执行副总裁许振华认为,“游学能为孩子提供跨文化交流体验、社交和语言浸润、历史和文化感悟。”英孚青少儿产品研发副总裁吴媛媛认为,游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走出去,去实际生活,真听真看真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,丰富他们的想象力。
“对孩子来说,这是一种链接世界的有趣教育形式。”深圳曼彻斯通城堡学校皇家一英里精英学院院长高旭认为,相较于国内研学,国际游学可以使学生从文化认知、行为素质、学习能力等更多方面获得提升。
2
抓住核心需求重在开阔视野
“我当年带的孩子中,有人因多地游学对比,找到了心仪的留学目的地;有人打开了视野和思路,萌发了钻研某一领域的信念;也有人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国外,彻底打消留学念头……这都是有意义的。”
袁朝川在早年教学中,曾多次在南山区中小学对外交流工作中带学生出国访学,如在与加拿大列治文教育局开展的教育交流合作中,寒假组织学生到当地学校插班就读、入住政府安排的寄宿家庭、参与社区周末团建;也曾组织抵深交流的海外学子入住中国学生家庭。在他看来,海外游学最核心的功能是让孩子自己去认识世界各国,并做出符合个人价值的判断,而不必在未来面对人生抉择时只能道听途说、人云亦云。他认为,语言、社交等其他教育功能完全可以找到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。
辰宇投资留学部培训及背景提升负责人赵滢提出,“定制化”与“学术化”是未来游学项目的发展趋势。如美国Space X太空探索大课堂、赴美国航空航天局(NASA)参观学习等带有浓厚科研、学术氛围的项目。整合优质资源、营造学术氛围、丰富游学内涵,打造出“学”的平台,才更符合当下中国学子的游学需求。
3
关注游学安全与管理水平
“孩子赴海外游学,你最关注什么?”面对记者的提问,各方答案十分聚焦。
“机构要正规,笔笔资金使用去向要清楚,非强迫性。”市民罗女士这样总结理想中的游学产品。“参加游学营省去了家长做攻略、准备手续材料的时间,确实提供了方便,但是,鱼龙混杂的游学市场中极易遇到‘只游不学’的低质团,游学中暴露的安全问题也令人担忧。”罗女士表示,自己对游学持观望态度,希望国家能出台更多法规政策进行规范,让家长更放心地让孩子去看更大的世界。
对此,高旭院长也深感认同,“游学安全问题首当其冲,要格外注意行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文化冲突。”针对游学市场收费乱象和“只游不学”等问题,高旭建议家长在进行游学线路选择时多进行比较,避免盲从。家长在对游学项目中的主题、活动内容安排进行深入了解后,根据孩子的学习游玩需求优先选择成熟的游学机构,让游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。
袁朝川还提出,游学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也至关重要,参加同一游学项目,有孩子受益匪浅,也有孩子走马观花,上车睡觉、下车拍照、休息间歇打游戏的场景,在游学过程中并不少见。为此,建议家长也要详细了解游学随团教师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,确保老师能够在游学过程中为学子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海峡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